中医中药百科网【官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百病拔罐

中医药拔罐?

  • 中医中药百科网 www.zyzybk.com
  • 发布时间:2021-04-12 15:58:29
  • 来源:中医中药百科网

中医药拔罐?走罐疗法是以杯罐作工具,在杯罐口及病变部位涂以适量润滑剂,借热力排去其中空气,产生负压,使之吸着于皮肤,然后,用手推动杯罐在病变部位来回滑动,从而使皮肤产生潮红或瘀血现象,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走罐疗法集温灸、拔罐、刮痧、按摩和药物疗法于一体,综合作用于全身,做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让身体真正好起来。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是身体对某些过敏原的敏感性异常增高而出现的一种以鼻黏膜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异常反应。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过敏变态反应体质、精神失调、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常因气温变化、化学气体、刺激性气味、烟尘花粉、药物反应等引发。临床特征有鼻黏膜潮湿、水肿、鼻炎、鼻塞、流涕、喷嚏、咳嗽、嗅觉减退等。一般分为风寒外袭和脾肾亏虚两型。一、风寒外袭(一)症状鼻痒、喷嚏频频,鼻涕连续不断,质清稀,嗅觉减退,伴有头晕乏力,怕寒,口淡,多在天气变化或感冒时候症状加重。(二)治法(1)选穴 风池、肺俞、迎香、曲池、外关。

中医药拔罐?

(2)定位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迎香: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3)拔罐方法 灸罐法。先用艾条温灸各穴15分钟,以皮肤有温热感及人体感觉舒适为宜,之后吸拔火罐(迎香除外),留罐10分钟,每日1次,5次为1疗程。

中医药拔罐需要指出的是,走罐后应让患者注意施术部位的保暖以免再受风寒。原则上大面积走罐(如背部走罐)后24小时忌洗澡,起罐后可用干净棉球或纸巾拭净残留润滑剂,并饮用一杯温水以补充津液,增强活血通络、托毒外透之功。

更多古今名医

郑钦安

郑寿全,字钦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绪三十二年..[详细]

更多古今名医

郑钦安

郑寿全,字钦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绪三十二年..[详细]

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