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百科网【官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药大全

辣蓼

  • 中医中药百科网 www.zyzybk.com
  • 发布时间:2021-08-13 08:41:36
  • 来源:中医中药百科网

【中药名】辣蓼 laliao

辣蓼

【别名】辣蓼草。

【英文名】Herba Polygoni Pubescentis。

【来源】蓼科植物辣蓼的全草入药。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茎直立或下部伏地,稍粗壮,分枝稀疏,节膨大,通常呈淡红紫色,全株有腺点及毛茸。单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和中脉疏被短糙伏毛,上面深绿色,有“八”字状黑斑,托叶鞘薄膜质,托叶鞘长11~16厘米,口缘生长粗而密的刺毛,毛长5~8毫米。穗状花序生于枝端,花梗细长,下垂,花被5裂,淡红色,雄蕊7。8枚,子房1室,花柱3枚。瘦果。

【产地分布】生于近水草地、流水沟中或阴湿处。分布南北各地。

【采收加工】夏、秋采收全草,去除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茎圆柱形,直径3~4毫米,多分枝,红色或青色,有节,节膨大而色红,下部老茎较坚实,上部茎稍轻而中空。叶互生,皱缩,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长5~ 12厘米,宽0.8~1.6厘米,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或被短伏毛,叶面绿色,有“八”字形黑斑及腺点,托叶膜质,鞘状抱茎。偶见顶端有穗状花序,小花粉红色,多脱落不全。气微辛燥,味辛辣。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脾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除湿、化滞。属化湿药。

【临床应用】用量15~ 30克,内服煎汤,治疗痢疾、肠炎、食滞;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治疗皮肤瘙痒,灭蛆。

【主要成分】全草含鞣质10%和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正癸烷、少量β -蒎烯、柠檬烯和正十一烷。

【使用禁忌】有小毒,孕妇忌服。


更多古今名医

郑钦安

郑寿全,字钦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绪三十二年..[详细]

更多古今名医

郑钦安

郑寿全,字钦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绪三十二年..[详细]

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