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百科网【官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关于我们|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您的位置:首页 >  火疗常识

火疗常识的基本常识

  • 中医中药百科网 www.zyzybk.com
  • 发布时间:2021-05-25 09:39:22
  • 来源:中医中药百科网

中医阴阳学说把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概括为“阴平阳秘”“阴阳匀平”,即人体中阴阳对立统一,维持着动态平衡状态,保持了人体脏腑活动功能正常。如果阴阳的对立斗争激化,动态平衡被打破,出现阴阳胜负、阴阳失调,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由于疾病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

根据阴阳平衡失调的情况,治疗基本原则大致分为三类。

(1)阴阳偏盛

阴阳偏盛,即阴或阳的过盛有余,为有余之证。宜采用“实者泻之”“损其有余”的治疗原则,抑制偏盛的一方。一般而言,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治热以寒,宜用寒凉方法以制其阳;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治寒以热,宜用温热方法以制其阴。

(2)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宜采用“虚者补之”“补其不足”的治疗原则,补充偏衰的一方。一般而言,阴虚不能制阳而致阳亢者,属虚热证,治当滋阴以抑阳;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治当扶阳制阴,火疗宜之。

(3)阳损及阴、阴损及阳、阴阳俱损

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阴、阳单方面损伤较久,会互相影响导致阴阳俱损。宜采用“阴阳俱补”的治疗原则。由于阴阳有偏衰,在“补其不足”时还应注意分清孰先孰后、孰轻孰重,抓住主要矛盾,进行针对性治疗。

火疗衍生于火灸疗法,属于温热性治疗,概言之,适合于治疗阴偏盛的阴寒病症、阳不足的阳虚病症及阴阳俱损偏阳虚之证。

火疗常识的基本常识

更多古今名医

郑钦安

郑寿全,字钦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绪三十二年..[详细]

更多古今名医

郑钦安

郑寿全,字钦安,生于清道光四年(1824),卒于清光绪三十二年..[详细]

健康养生